您当前的位置: 首页 > 社会公益事业 > 乡村振兴

退役军人风采 |田垄上的橄榄绿:驻村书记许文星的十年振兴路

来源:微石楼 更新时间:2025-07-07 13:25:29

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,大力褒扬当代退役军人拼搏竞进、担当奉献的优良作风,充分展示石楼县退役军人先进典型事迹,讲好退役军人故事,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崇军人职业、尊重退役军人的浓厚氛围,石楼县退役军人事务局携手石楼县融媒体中心,联合开设“退役军人风采”宣传专栏,在这里,我们将陆续推出我县退役军人典型事迹,引导激励广大退役军人不忘初心、永葆本色,始终以笃行不怠的良好状态扎实工作,唱响奋进新征程、建功新时代的昂扬旋律。

退役军人风采

在石楼县裴沟乡前土门村的田垄地头、巷尾院角,总有个身影步履匆匆——他俯身细察连翘嫩芽的长势,蹲坐在老百姓家门口笑谈帮扶政策,眉眼间尽是热忱。他是石楼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派驻前土门村的第一书记许文星,这位从雪域高原归来的退伍军人,以十年如一日的坚守,在乡村振兴战场上续写着“迷彩”人生的新章。

雪域淬火铸军魂  乡村振兴践初心

许文星,197710月生,中共党员。199712月至199912月,服役于武警交通部队,作为进藏兵在青藏公路战风雪、护天路,获评“优秀士兵”。工作期间,他多次荣获“优秀共产党员”等荣誉称号。

退伍后,他入职石楼县机关事务服务中心。2015年,驻村帮扶号角吹响,他主动请缨,踏上驻村之路。两年军旅生涯淬炼的钢铁意志,与“为人民服务”的信念,始终指引着他扎根乡土的奋斗方向。

攻坚克难谋发展  精准施策助振兴

初到前土门村,基础设施薄弱、产业空白的现状亟待破局。许文星以脚步丈量民情:白天走村入户摸实情,夜晚对照“民生清单”——从孩子上学、房屋修缮到道路硬化等民生痛点,逐项制定帮扶方案。

村民们提起他赞不绝口。他常态化走访排查,将群众冷暖记挂于心:一方面落实低保、特困供养、残疾人补贴等政策,筑牢民生底线;另一方面摸清劳动力需求,通过宣传护工培训、落实交通稳岗补贴等举措,助力285名村民稳定就业。

“许书记真的是个好人,他把自己当成我们前土门村的人,谁家有什么困难,有什么问题,他比我们村的人还了解,有他在,我们全村的人心里就踏实。”村民王秋旺的话语里满是信任。

为激活村集体经济,他带领村民蹚出特色产业路:推广5000亩连翘种植,打造林下经济示范基地;引导种植140亩大田蔬菜,拓宽增收渠道。同时跑项目、争资金,完成6.1公里产业路硬化,新打1处人畜吃水深井,打通生产生活“最后一公里”。如今的前土门村,2024年脱贫户及“三类户”人均收入显著增长,村集体经济收入达52.1869万元。贫瘠土地长出“希望苗”,穷山村攒起“聚宝盆”,在乡村振兴路上踏出坚实步伐。

砥砺前行再出发  深耕厚植谱新篇

“穿军装时,守的是‘天路’;脱了军装,守的是‘心路’。老百姓的需求,就是我驻村的‘作战图’。我一定把每一件民生小事都当作头等大事,用军人的担当和热血,在乡村振兴的战场上,续写永不褪色的忠诚!”许文星的话语掷地有声。

十年驻村路,他把雪域高原的兵心种进黄土地,让“为人民服务”的誓言长成漫山遍野的希望。从青藏公路的“天路”到乡土田间的“心路”,那身橄榄绿早已褪去军装的笔挺,却在乡亲们的笑纹里、在驻村日记本泛黄纸页的工整笔迹中、在新修产业硬化路纵横交错的车轮辙痕上,沉淀成永不褪色的精神底色。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