石楼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
和2025年财政预算(草案)的报告
—2025年3月26日在石楼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
第六次会议上
石楼县财政局局长 乔文平
各位代表:
受县人民政府委托,现向大会提交石楼县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25年财政预算(草案),请予审查。并请各位列席人员提出意见。
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
一、2024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
(一)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
2024年全县财政收入总计299701万元,其中: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316万元,为调整预算7800万元的93.79%,为上年同期7495万元的97.61%。分系统完成情况为:财政系统完成3152万元,为上年同期3660万元的86.12%;税务系统完成4164万元,为上年同期3835万元的108.58%。上级补助收入215709万元;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转贷收入16400万元;上年结转45207万元;调入资金1754万元;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315万元。
财政支出总计261440万元,其中: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45779万元,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8004万元,调出资金3921万元(用于弥补专项债券付息不足),上解支出3736万元(法检两院、生态环境局等上划,增值税留抵退税等专项上解)。收支相抵,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713万元,结转专项资金23548万元。
(二)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
2024年全县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共计26194万元,其中:本级收入2241万元,为调整预算2167万元的103.41%,为上年同期355万元的631.27%;上级补助收入5013万元,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转贷收入12804万元,调入资金3921万元,上年结转2215万元。
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共计22092万元,其中:基金支出17046万元,债务还本支出3204万元,调出资金1754万元,专项债券利息上解88万元。收支相抵,年末政府性基金滚存结余4102万元。
(三)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
2024年全县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完成19783万元,为调整预算19079万元的103.69%。
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18429万元。收支相抵,当年结余1354万元,年末滚存结余12023万元。
(四)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
2024年全县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总计12万元,其中:上级补助收入3万元,上年结转专项收入9万元。当年未发生支出,收支相抵,年末结转12万元。
二、2024年主要财政资金执行情况
(一)转移支付资金
2024年我县共收到上级转移支付(一般公共预算)资金215709万元,其中:可统筹财力转移支付118452万元,全部统筹用于保工资、保民生、保运转及保重点项目支出;专项转移支付97257万元,专项支出73709万元,年终结转23548万元。
(二)预算稳定调节基金
2024年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3315万元,全部统筹用于弥补当年预算资金的不足。
(三)预备费
2024年预备费支出 567万元,全部用于当年预算执行中的突发事件和其他难以预见的应急支出,结余部分年终全部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。
(四)“三公”经费执行情况
我县“三公”经费严格执行“只减不增”的要求,2024年“三公”经费执行797.04万元,为调整预算数980万元的81.33%,其中:公务接待费执行314.97万元,公务用车购置费执行198.08万元,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执行283.99万元。
(五)债务情况
1.地方政府债务
2024年年初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09959万元,当年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29204万元(其中:新增一般债券8600万元,新增专项债券10600万元,再融资一般债券7800万元,再融资专项债券700万元,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再融资专项债券1504万元),当年偿还债券贷款本金11208万元(其中:一般债券还本8004万元,专项债券还本3204万元),采用其他方式化解债务本金1504万元,截至2024年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29459万元(其中:一般债券余额125947万元,专项债券余额103512万元)。
2024年上级下达我县政府性债务限额为230663万元,其中:一般债务限额126151万元,专项债务限额104512万元,我县政府债务未超规定限额。
我县2024年债务率为74.94%,风险评估档次为绿色,未列入债务风险预警地区,债务风险总体可控。
2.新增债券资金用途
2024年我县地方政府债券转贷收入29204万元,主要用于:(1)再融资债券8500万元,安排用于:地方政府一般债券还本支出7800万元、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还本支出700万元。(2)新增一般债券8600万元,安排用于:石楼中学学生公寓、餐厅、后勤服务中心建设项目764万元,延安街东延道路改造工程386万元,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建设项目(石楼段)7000万元,省道三大线石楼过境(孟家塔至板桥段)改线工程450万元。(3)新增专项债券10600万元,安排用于:2023年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2600万元,县人民医院迁建工程3500万元,汾石高速公路建设工程3000万元,粮食储备库建设项目1500万元。(4)置换隐性债务再融资专项债券1504万元,用于粮食企业政策性挂账725.87万元,介板沟棚户区改造149.1028万元,乡村道路建设等105.4548万元,段庄大桥建设410万元,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技术服务53.5724万元,提黄灌溉工程60万元。
3.隐性债务
石楼县隐性债务监测平台2018年认定隐性债务总量为7.95亿元。2018年-2024年我县化债任务合计6.41亿元,实际化债7.08亿元,占化解任务的110.46%。2024年根据上级隐性债务化解任务的具体要求,结合我县财力情况以及申请再融资专项债券,实际化解0.35亿元,且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剔除棚改债务0.76亿元,并补登存量隐性债务0.09亿元,截至2024年12月底,隐性债务余额0.2亿元。
(六)部门存量资金
2024年年初收回部门存量资金余额1578万元,当年回收存量资金2652万元,安排支出2759万元,全部统筹用于巩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、困难群众救助等重点保障及其他领域急需的项目支出,结转下年1471万元。
三、落实县人大预算决议审议及财政重点工作情况
(一)聚焦收支管理,争先进位再创佳绩。2024年我县财税部门持续发力,强化预算执行管理。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7316万元,全县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执行245779万元,同比增长9.4%,其中“三保”支出196900万元,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80.11%,有力保障了全县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和各项民生实事有效实施。2024年10月份,吕梁市县级财政管理争先进位工作座谈会在我县召开,石楼县财政局在会上进行交流发言。在全省市县财政管理工作考核中,我县位居第46名。
(二)抓民生强保障,群众福祉持续增进。强化社会保障体系。全年累计拨付社会保障和救助资金28393万元,低保、特困人员、残疾人分别按要求应补尽补、应发尽发。“一老一小”服务不断优化,低保、养老等政策精准落实,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130户,公办示范托育服务中心正式运营。实施“就业社保服务社区村村全覆盖”工程,建立就业社保服务点,40项服务事项延伸到群众家门口。在省外务工比较集中的北京、青岛两地建立“就业服务联络站”,高规格举办“福海厨工”劳务品牌青岛推介会,在县内建成投用了公益性零工市场,内外联动促进就业。强化教育保障体系。教育支出执行28409万元,引进名校师资传帮带提升教育教学水平,推行教师轮岗、均衡分班保障公平优质教育。坚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,高考达线率和职高对口升学达线人数连年攀升。强化卫健保障体系。共投入公共卫生健康资金13343万元,落实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、基本公共卫生财政补助提标政策。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主体完工。推行检验结果互认和免收挂号费、一次挂号管三天,惠及8.3万人次。强化文旅保障体系。执行2879万元促进全县文化事业发展。我县成功入选“千年古县”历史文化地名,黄河奇湾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功创建,崖头、永由、柏卜湾3个乡村旅游重点村成型成景,沿黄生态文化旅游带初具雏形,石楼已经成为黄河旅游热门“打卡点”“目的地”。
(三)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,乡村振兴再上台阶。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,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。大力发展有机旱作农业,发放补贴资金2542万元。金鸡、肉奶牛、生猪、蜜蜂等养殖产业得到巩固提升。2024年整合资金24702.03万元,其中:整合中央专项资金12234万元、省级专项资金6137.85万元、市级专项资金1830.18万元,县级投入资金4500万元(比上年增长1.12%)。2024年实施项目319个,其中:产业类198个,总投资13163.01万元;巩固三保障成果类1个,总投资546万元;就业类项目18个,总投资3198.86万元;乡村建设类102个,总投资7794.16万元。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实现行政村全覆盖,新建城镇污水处理站2座,投资500余万元实施农村污水收集处理项目,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和收集池全部统一运营,乡村面貌持续改善。
(四)深化体制改革,坚守债务风险底线。坚持预算和绩效一体化管理,加强重点绩效评价和评价结果应用,持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。扎实推进暂付款管理,千方百计筹措资金保障化债需求,同时建立健全监测机制,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,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、区域性风险底线。
总的来看,2024年财政工作稳步推进、开拓创新,取得了新的进展。这些成绩的取得,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,是县委、县政府科学决策、坚强领导的结果,是县人大、县政协监督指导、大力支持的结果,是各级各部门和全县人民团结一致、奋力拼搏、开拓进取的结果。但是在助推全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下,我县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小压力,收支矛盾突出、预算编制粗放、支出进度不快等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。我们将高度重视这些问题,积极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,也恳请各位代表给予指导和支持。
2025年财政预算(草案)
一、2025年财政预算编制的基本原则
2025年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、三中全会精神,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规划的收官之年,做好财政经济工作意义重大。财政部门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中央、省委、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按照县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暨县委经济工作会议部署。2025年财政预算编制按照“统筹兼顾、厉行节约、防范风险、规范提升”的总体思路安排。遵循的基本原则是:
一是坚持稳中求进、做大财政总量。综合考虑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,按照财政收入高质量发展要求,确定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为6%。强化财政资源和预算资金统筹,坚持做优增量盘活存量,加大财政支出强度。同时,积极跟进中央、省、市政策资金支持的重点方向,最大限度争取上级政策、转移支付和债券资金,为县委重大决策提供坚强财力保障。
二是坚持有保有压,优化支出结构。政府带头持之以恒过“紧日子”,压减非急需、非刚性支出等一般性支出。严格落实财政拨款“三公”经费预算不超上年、年度支出不超当年预算的“双控”要求,2025年“三公”经费预算继续压减1%。强化零基预算,优化支出结构,盘活各类财政资金、国有资源和资产,加强财政资源统筹,聚焦重大项目支出,精准预算安排,集中财力办大事。
三是严守“三保”优先,防范债务风险。严格落实“三保”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优先顺序,足额编列“三保”预算,优先保障“三保”支出。及时落实到期政府债务还本付息,切实兜牢债务风险底线,大力化解存量隐性债务,坚决遏制隐性债务增量,增强财政可持续性。
四是强化预算管理,提升资金绩效。持续完善预算绩效管理机制,实施全方位、全覆盖、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,将绩效管理要求深度融入预算编制、执行、监督全过程。加强绩效目标管理、绩效运行监控和绩效评价结果运用,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。
二、2025年财政预算安排情况
(一)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安排
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建议安排7800万元,较上年增长6.6%,其中:税收收入安排4475万元,非税收入安排3325万元。
2025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建议安排217082万元,其中:县级财力安排138353万元,专项资金安排78729万元(含债券资金9700万元),具体按功能科目安排情况为:一般公共服务支出安排28344万元;国防支出安排132万元;公共安全支出安排6691万元;教育支出安排25565万元;科学技术支出安排127万元;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安排2348万元;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安排29598万元;卫生健康支出安排11958万元;节能环保支出安排8219万元;城乡社区支出安排3289万元;农林水支出安排47083万元;交通运输支出安排29906万元;商业服务业等支出安排169万元;自然资源海洋气象等支出安排1646万元;住房保障支出安排4465万元;粮油物资储备等支出安排654万元;灾害防治及应急管理支出安排1183万元;预备费安排1500万元;其他支出安排4839万元;债务还本付息支出安排5837万元;上解支出安排3529万元。
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情况:收入总计217082万元,其中:可统筹财政收入138353万元(其中:一般公共预算收入7800万元,上级一般性转移支付收入115840万元,调入预算稳定调节基金14713万元),上级提前下达专项资金45481万元,上级提前下达一般债券资金9700万元,上年结转专项资金23548万元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安排217082万元,当年收支平衡。
(二)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安排
2025年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22492万元,其中:县本级基金收入3380万元(其中: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850万元,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280万元,农业土地开发资金收入140万元,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收入10万元,污水处理费收入100万元),上级提前下达专项基金收入270万元,提前下达专项债券资金13540万元,提前下达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再融资专项债券资金1200万元,上年结转专项资金4102万元。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2492万元,预算收支平衡。基金支出按专门用途主要用于专项债券还本付息、农业农村等相关方面的支出。
(三)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支安排
2025年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23831.11万元,其中: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18033.32万元,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5085.36万元,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712.43万元。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支出安排20205.98万元(其中: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16109.71万元,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3795.08万元,城乡居民补充养老保险301.19万元)。收支相抵,当年结余3625.13万元,滚存结余17192.97万元。
(四)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
2025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安排15万元,其中:上年结转专项收入12万元,上级提前下达专项收入3万元。
(五)本年债券资金预算安排
2025年上级已下达我县地方政府债券转贷资金24440万元,其中:一般债券9700万元,专项债券13540万元,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再融资专项债券1200万元,拟安排用于我县的重点项目建设。
(六)政府采购预算安排
加强政府采购管理,规范政府采购程序,严格按照《山西省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采购限额标准》,2025年安排采购预算18525万元。
(七)“三公”经费预算安排
加强“三公”经费从严从紧管理,严格实行“双控”要求。2025年“三公”经费预算970万元,较上年预算压减1%,其中:公务接待费预算310万元,公务用车购置费预算370万元,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预算290万元。
(八)上年结转资金安排
按照国库集中支付结余不再按权责发生制列支的要求,截至2024年底累计结转各类专项转移支付27662万元,其中:一般公共预算结转23548万元,政府性基金预算结转4102万元,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结转12万元。全部结转2025年继续使用。
(九)2025年1-2月份一般公共预算收支执行情况
2025年1-2月份县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497万元,为全年计划的19.19%,其中:税收收入完成862万元,非税收入完成635万元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执行36134万元。
三、2025年财政工作的主要思路
2025年,财政部门将全面贯彻落实县委、县政府各项决策部署,聚焦县委十五届十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大事要事,多措并举抓收入、精准施策促发展、倾心尽力保民生、守正创新强管理、未雨绸缪防风险,落实“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、提质增效”要求,全力以赴服务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(一)强化财政收入组织,拓渠道增财源。强化财政、税务、自然资源等部门协同机制,继续发挥组织财政收入工作专班作用,依法依规加强税收征管,挖掘非税收入潜力。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,逐步改善税收结构,提升收入质量。做精做细项目申报,全力争取更多上级政策资金支持,扩大财政收入来源,助力我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。
(二)加强预算执行管理,兜牢兜实“三保”。坚持优先使用稳定可靠的经常性财力安排“三保”支出,健全“事前审核、事中监控、事后处置”工作机制,落实“三保”预算预审制度,加强财政运行和库款保障监控,及时发现“三保”风险隐患,及时预警、妥善处置可能存在的风险,切实兜牢基层“三保”底线。
(三)靶向发力精准施策,促大事保要事。全力支持转型发展。推进碳基新材料产业园区建设,推动绿色能源基地成型成势。聚力驱动农业发展。助力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,加快实施农业产业“特优”战略,以特色产业助推农业转型。助推城乡融合发展。持续加大城乡基础设施投入力度,着力支持打造功能完善、基础完备、生态宜居的康养山城。深入推进文旅融合。安排文旅产业发展专项资金,加快文旅产业融合发展,推动我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,支持打造黄河奇湾旅游度假区4A级创建,推动美丽乡村串联成线、拓展成面。
(四)积极发挥财政职能,强民生增福祉。推进乡村全面振兴。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,保持过渡期内支持政策总体稳定,确保资金规模稳中有增。重点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中农业特色产业,深入推进产业扶贫。鼓励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,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奖补力度。做好农业保险全覆盖、生猪全产业链发展、乡村振兴示范村扶持等项目的资金保障工作。全力支持就业惠民。积极用好各级就业资金,全力将高技能人才培养、职业技能培训鉴定、公益性岗位补贴、创业就业服务提升等各项就业政策落实到位。做好高校毕业生、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,加大以工代赈政策支持力度,支持深入开展职业技能培训,促进更高质量就业。助推教育蓬勃发展。推动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政策落地见效,助力公办教育优质资源持续增加。加大基础教育投入力度,统筹推进基础教育扩优提质工程。推动国家助学金提标政策。持续完善社保体系。按照上级部署实施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,落实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、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提标政策。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省级统筹,提高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。落实各项社会救助政策,提高优抚对象等人员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,切实强化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功能。强化医疗卫生保障。继续提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财政补助标准。支持县人民医院迁建项目,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。
(五)深化财政体制改革,防风险提质效。持续强化零基预算理念运用,严控各类一般性支出。坚持预算法定原则,硬化预算约束,严禁无预算、超预算支出。加大财政支出强度,加快预算执行进度,发挥财政资金效益。将绩效理念和要求深度融入各项业务管理制度之中,切实改变“重分配轻管理,重支出轻绩效”观念,努力形成多方参与、齐抓共管、同向发力的工作局面。坚持把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作为重大任务,健全规范政府举债融资机制。进一步强化财会监督工作的制度建设,完善监督机制,提升监督效能,围绕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,选取特定领域、行业或项目开展专项财会监督,促进各级重大决策有效落地,切实提升财政治理效能。
各位代表,做好2025年财政工作任务艰巨、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。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,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认真贯彻落实县委、县政府的决策部署,自觉接受县人大的指导监督,虚心听取县政协的意见建议,坚定信心、奋勇前行,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石楼篇章作出新的财政贡献!